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六章 参军
    丰城县城这些年来变化很大,高楼大厦似乎是一夜之间就拔地而起,酒楼、宾馆林立,玻璃幕墙反射着带有六月高温的阳光,把法国梧桐下难得的一点清凉也毫不留情地带走,难怪有人把玻璃幕墙称作是21世纪都市最大的污染源,这话也真有些道理。李凡手提大书包,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,下一步应该怎么走?

    打工?做什么?18岁的年龄正是做事的年龄,但一无文凭,二无技术,三无熟人提点,工可也不是那么好打的!先看看再说,反正还不急,俗话说得好:“男怕选错行,女怕嫁错郎。”眼前是人生的关键转折点,是很重要的,可不能因一时贪急选错了行,导致一生一事无成。前面是一个小面馆,李凡中午到现在还没吃饭呢,不管了,先去吃点!总不能人生大事还没开头就饿死吧?

    一碗面下肚,李凡四处打量,突然发现对面墙上贴了一张大红纸,不会这么好的运气吧?刚想去打工,招工启事就贴出来了?李凡连忙跑过去,这是人武部的办公楼,贴的是招兵告示,每个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,要求各个乡镇迅速完成任务,截止日期是十天以后。不是招工的,李凡很失望。我哪有这么好的运气,他苦笑着摇摇头。等等,当兵?这不也是一种选择吗?一般来说,当兵回来之后,也可以安排工作,大学还不包分配呢。在这个时候,忽然看见这张告示,难道是老天爷在指点我?好,去试试!

    他沿着地砖铺着的台阶拾级而上,一楼左侧楼层显示牌上清楚地注明:招兵办在302,走进办公室,一个50左右的男人在那看报,见李凡进来就问了一句:

    “你有事?”

    李凡说:“我看见大门口有招兵启事,想看看,我对招兵不太懂……”

    中年男人说:“你是想当兵?”

    “是啊,但有些什么条件呢?”他不好意思先问退伍之后的工作安排。

    中年男人有点奇怪,很少有人主动来参军入伍的,多数都是乡镇上报的。这年头年轻人倾向于出外打工挣钱,只有少数家长认为儿子太玩劣,管不了,才让儿子去军营受受约束,或者是家长有个好单位,想将子女安置就业,又怕别人说闲话,所以让子女先去参军,然后再转业安置,以堵众人之口,自己主动上门参军的,还真不多见。把不准来人是什么意思,中年男人按政策说话:

    “也没什么别的,一要身体体检过关,二要政审过关,也就是不搞歪门邪道就行。你可以先填一张表,把家庭地址写清楚,我们会去调查,并通知你参加体检……不过,你为要参军?”

    李凡暗自庆幸自己档案上没有污点,如果记载下这么一条,恐怕自己今天就白来了,政审绝对不过关。他一副严肃的口气说:

    “我是一名爱国青年,我总恨自己不是生于抗日战争时期,否则,我一定会上战场,现在是和平年代,但国家也需要人当兵吧,我知道,现在人们多数向钱看,不愿意去尽自己的义务,但我不,我觉得我有服兵役的责任。”

    一番话说得中年男人肃然起敬,感动地说:“小兄弟呀,你能说出这番话来,就不简单,在军中一定会有所作为的,我佩服你这样的孩子,有勇有义,有胆有识有责任感,不简单。”

    这次轮到李凡不好意思了,他抓抓头皮说:

    “大叔,你别夸我了,哦,我有学校的档案,不知道能不能代替调查。”说着,他从袋子里掏出装档案的牛皮袋放在办公桌上。

    “可以呀,这样,我们就只需要和你们乡和你们村通知一下就行了。”他抬腕看看手表,说,“还有时间,你可以这时就去体检,如果通过了,十天后你就是一个光荣的军人了。”

    体检顺利得出乎意料,几分钟下来一切搞定。从人武部出来,李凡如同做梦一般,昨天还是一名紧张学习的高三学生,梦想着有一天能走进大学的校门,转眼间,希望破灭,成了小偷,刚从寻短见的想法中走出来,又莫名其妙地成了一名准军人。这个决定是不是正确呢?李凡不知道,如何跟母亲说呢?也没想好。但参军入伍总比打工容易让母亲接受吧,明天回家好好地和母亲说,母亲会理解的。

    走进家门,母亲正在灶后忙碌,看见李凡,母亲笑了:“凡儿,回来了,我就寻思着,儿子好久没回了。饿了吧,妈这就给你做饭!”

    李凡在路上就想好了办法,干脆先入为主,反正母亲对男人的事业向来不清楚,好哄。他装出一副笑脸来对母亲说:

    “妈,告诉你一件好消息,我参军了!”

    “什么?参军,你不读书了?”母亲还没转过弯来。

    “不读了,现在大学又不包分配,参军转业一回来就参加工作,多好!好多人报名,我成功了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呀?可是,你这孩子,怎么也不和妈说一声?”母亲没什么主见。

    “不是来不及吗,我现在专门告诉你。”李凡抱着妈妈的后腰。

    “好了,你决定吧,你都长大了。”母亲擦了擦眼睛说:“吃饭后,告诉你爸爸一声,你好长时间没去看你爸了。”

    入伍通知在十天后送达,是南方的x0757部队。

    在乡亲们的欢送和母亲的泪水中,李凡踏上了南方的列车,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城镇、原野,李凡的童年和读书时代在他心中慢慢淡去,他心中慢慢平静,开始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