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四百三十七章 日冕 13
    千玺目带讥诮地瞥过所有宋氏和孟氏,借着闻宴的力气将身子转向监斩处的刑部尚书、大理寺丞和已经看直了眼的王玄子。

    他捂着伤势要跪,刑部尚书劝阻:“免跪,念你有伤在身,本官准你站着说话!”

    千玺颔首谢过刑部尚书,缓缓道来:“小民千玺,扬州人氏,乃庐州闻氏一脉中门生弟子。”

    刑部尚书的脸色微微一现不自在。

    千玺声带歉意道:“我门山长被诬陷毒害宋瀛海后,在长安的一众门人也受牵连被捕,因为我逃得快,故而成了‘漏网之鱼’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见刑部尚书没有追究,继续道:“山长身蒙大冤却不屑向朝廷喊屈,常人可能不能理解。其实,他并不是闻氏中彻底不与朝廷合作的第一人,一百年多前,门中先人修公就在身陷不白之罪时如此做派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有他们的风骨,但我却做不到眼睁睁看着山长受死!所以,我想出一条引蛇出洞之计,找到素有正直雅名的言大人,向他言明一切冤屈,并坦诚了计策。言大人同情我等,同意施策。经过我与他商议,定下‘庚子年七月十日未时’作为所谓的日冕之期。”

    “我与言大人分头行动,他将这条计策上奏圣上……如果我没有猜错,刚刚尚书大人手中写有日期的帖子就是圣上给到的吧!”

    刑部尚书道: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千玺道:“言大人去了宫中,而我则故意出现在正为不知日冕之期而苦恼的鲁山宋氏面前。果然不出所料,他们一见到我就像苍蝇盯上了有缝的鸡蛋,将我抓住并且严加拷打,逼迫我说出日冕之期。我装作熬不住打,就告诉了他们那个与言大人合计的日期时辰,庚子年七月十日未时!”

    千玺说到这里,来龙去脉已基本呼之欲出,宋氏做梦也没想到有此一着,听得瞠目结舌,一番醒悟后,几个恼羞成怒的年轻人狼嚎鬼叫,挣扎着就要朝千玺冲去!

    “放肆!”刑部尚书震怒,啪的一声直接把惊堂木砸到了那几个年轻人脚下:“鲁山宋氏根本就没有测出日冕之期,不仅血口喷人陷害无辜、还私自劫持人质加以迫害,更试图将不正当手段窃取来的消息据为己有!幸亏这只是一条诱敌之计,若是这不是一条引蛇出洞的计策,岂不是要让你们弄假成真?!鲁山宋氏好大的胆子啊!”

    很久没有说话的凤辰,这会儿补充道:“此乃欺君罔上的死罪!”

    他声音温润,绝不像是挑事。

    刑部尚书肩头一耸,意会其中要害,当即对一众宋氏发令:“将这些人色全部押入刑部大牢,待我禀明圣上,审讯发落!”

    凤辰颇为赞许地看向刑部尚书,又道:“荆州孟氏不远千里来长安声援宋氏,与他们同行同住,极有可能知情不报,也须仔细核查。若当真知情不报,还口口声声要朝廷处刑闻山长,是为颠倒是非的祸国之奸!”

    刑部尚书道:“殿下说得极是,本官正如此以为。来人!将荆州孟氏一干人等也通通拿下,先押入刑部大牢,择日开审!”

    场上官兵得令,雷霆万钧,当即将宋、孟两氏一百多人全都捆包押解了下去。

    在宋、孟二世的呼天抢地中,在三千学子的拍手叫好中,千玺有气无力地挂在闻宴的身上,隔着人海与白锦玉对视,露出舒心的笑意。

    王玄子看着千玺的样子,当即挥手示意左右:“快上去扶那位少年,赶紧为他找个大夫诊治!”

    两个堂役速奔上前,把千玺从闻宴手中搀扶出来,要送他去找大夫。

    千玺摆了摆手:“我没事,劳烦二位差爷将我扶到下面即可。”

    千玺坚持没事,两个堂役看向王玄子请示,王玄子甩了甩手,随千玺喜欢了。

    二位堂役扶着千玺去往一边,经过凤辰的时候,千玺微微停顿,看了凤辰一眼,没有说一个字,但目光隐隐含了某种托付。

    刑场中央只剩下了凤辰和闻宴,没有人说话,因为大家都在等着他们说话。

    凤辰道:“闻山长受屈了,好在总算洗脱了罪名,并不算太迟!”

    闻宴看着他,提醒道:“晋王殿下莫忘了,即便洗脱杀人之嫌,但若我不说出日冕之期,一样也是欺君死罪。”

    凤辰道:“嗯,闻山长所言属实。”

    闻宴道:“殿下接着是要闻某说出日冕之期了?”

    凤辰没有否认。

    闻宴举首而望天空,道:“天道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日冕因天地间的规律出现,并不与你凤室执掌江山有关,换成任何人为君,一样都会碰见。深以为,不必将它强行关联君王朝廷的失政失德之嫌。它到了便到了,就当作刮风下雨一般如常即是!”

    闻言,凤辰略顿,否认:“不,我无意要闻山长说出日冕之期。我只是觉得,闻山长不应该死。”

    闻宴好整以暇地看向凤辰。

    凤辰道:“任凭世事沉浮朝代更替,庐州翠渚始终是世人心中的天下第一学府。所谓‘儒者文非时文,君子名非科名’,闻氏所负的盛名并非依赖科举仕途而得,靠的是在农桑、冶炼、土木、制器、制造、考工等方面的精深钻研、学以致用。这一点为世人所共知,也是许多名门学府无法企及的关键。”

    “纵观翠渚闻氏数百年历程,从来未有忠君思想,有的,是一以贯之的是爱国之心!你们急民所需,为国育才,培育出的栋梁在各产各业大展拳脚,造福了无数黎民百姓。所以本王觉得,闻山长不应该死,闻山长若活着至少有三个好处。”

    闻宴道:“……愿闻其详。”

    凤辰微微侧向他,道:“天下皆知庐州闻氏人才济济,每一个人拉出来都能独当一面。但是我以为,像闻山长这样怀瑾握瑜的佼佼者,恐怕就连翠渚也是百年难遇的。拥有不凡的才华,又坐上了一门头把交椅,闻山长应该带领庐州翠渚将为民谋福的家风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走得更精更深更远才是!此为我首当其冲劝山长活着的理由。”

    闻宴道:“何谓第二个理由?”